English

让科技在田间“开花”

——南京农业大学“科技大篷车”助农致富
2000-12-19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李春玲 倪峰 我有话说

冬季本是农民们一年中最闲的时候,可今年冬季,江苏的农民正盼着南京农业大学的“科技大篷车”开到自己的村头。十多年来,“科技大篷车”的足迹遍及江苏60多个县(市),帮助200多个农村走上了致富路,创造效益300多亿元。

科技成果——从“陈列品”到“致富经”

南京农业大学是全国知名的农业高等学府,每年都“生产”大批科技成果,如果不主动推广、转化,只能作为研究室里的“陈列品”。为此,南农大拨出专款,创建“科技大篷车”,送科技下乡,让“陈列品”变成农民的“致富经”。同时出台配套政策:凡在列入国家、省、市计划的农业发展基地蹲点满180天的科技人员,免除一年的工作量;为地方经济作出显著成绩的科研人员,优先推荐晋升专业技术职称。此举大大提高了科技人员下乡的积极性。据校长翟虎渠教授介绍,目前该校已与东海、泗阳、吴江等20多个市县全面合作,每年有3000多人次在各县市蹲点。

东海县是第一个与南农大签订协议的农业大县。学校先后选派6名科技专家到该县任科技副县长,讲科技“经”,布发展“道”,每年驻东海县的科技人员达30多人次。南农大在东海县先后推广新技术40余项,改造低产田近3330万平方米,技术辐射面积近20亿平方米,增加经济效益近3亿元。

在南农大有句口头禅:“专家不到村,科技等于零;科技不到户,农民直嘀咕。”农民们不满足于专家发资料、讲大课,他们希望得到切切实实的科技“实惠”。以高教授为首的专家小组长年在灌云县棉花生产第一线指导,使27万亩棉田的皮棉平均亩产达101.3公斤,在江苏全省连年保持第一。灌云农民把他们的科技下乡方式称为“高模式”。此外,还有一大批资深教授常年在田间巡回指导,如蔬菜专家吴志行、果树专家吴帮良、水稻专家张国泰等。他们已成为农民眼中的“财神爷”了。

科技指导——从“笼统讲解”到“对症下药”

城里专家送科技下乡早已不是新鲜事了。一些地方随大潮,“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”,仅仅做一些理论上的讲解,没有针对性,农民需要面对面的指导。针对这种情况,南农大的“科技大篷车”主动“开”下乡,尽量多与农民直接联系。

今年春天,“科技大篷车”开到泗洪县孙园镇。未等专家挂好‘招牌’,农民早已将现场围个水泄不通。科技团不但分发了资料,还赠送生物钾肥、肥料添加剂等科技新产品,让农民大开眼界。乡农技站的“土专家”谭保林看得不过瘾,缠住南农大植物病理学教授徐雍皋,逐项请教,寻方问药,以解大豆烂根之谜。养殖大户葛新军则乘“乱”“抢”走冯教授到他家“开小灶”。南农大校领导介绍,为使科技下乡不断线,专家教授都给农民留下了地址和电话,农民随时可咨询。

针对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、看不懂科技资料的情况,“大篷车”用讲座形式解答普遍性的问题,用现场集中指导的形式解答个别问题。在“大篷车”这个“科技大集”上,农民不仅可以“听”、“看”,同时可以“试”,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“课”听。今年“大篷车”又多了一项新内容:让农民“点菜”,专家们根据“菜单”“配料”。农民们说“大篷车”不仅下到了农家的“村头”、村组的“地头”,还下到了农民的“心头”。

如今“科技大篷车”成了“名车”,不但江苏农民欢迎它,安徽、江西、湖北等地的农民也知道它。为帮助中国农村改革的“旗帜”——安徽凤阳小岗村实现第二次腾飞,南农大拿出5万元经费,专门用于制订小岗村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方案。现已完成专家论证,并开始实施。小岗村当年的带头人严俊昌、严宏昌看了“规划”后,深有感触:“以前我们搞创业、搞结构调整是摸着石头过河,心里没底;看了专家的设计后,心理才有了底,这个底就是科技。”科技成果在这里已经转化成农民头脑中的财富。

科技下乡——从“单方受益”到“双面丰收”

南农大在推出“科技大篷车”后,一位专家说:以前搞科研好像只有申报领奖才能证明实力。如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,不仅证明了科技的力量,更使我们找到了科研工作的方向。“科技下乡”使我们的成果在“书本”和“田间”都能看得见,为科研和生产找到了结合点。

在农民们的感激声中,“大篷车”也为南农大造就了一支优秀的年轻科技队伍。他们既上得了国际学术舞台,也下得了农村田间地头,不少博士生、硕士生通过“科技大篷车”得到了锻炼和提高。南农大“大篷车”不愁没人开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